网站首页 > 正文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校组织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1-04-16       浏览次数: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4月14日下午,学校党委第一时间于行政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方迎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谭春雨,副校长佘少华,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方迎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总命题,是引领我们职业院校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近年来,我校秉承“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坚持以“1+1+5”战略部署为着力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打造“广东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能提升培训高地、技术创新服务高地”,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不俗业绩,这充分体现了松山学院作为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广东省、韶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方迎生强调,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责任,当好粤北职业教育领头羊。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坚定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升级改造,大力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服务地方经社会发展贡献松山担当。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立足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需围绕产业升级和国家战略新需求,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学校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传承创新,主动对接经济发展需求,瞄准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深化“三教”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方迎生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推进职普融通、中高职衔接和职业本科教育工作。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只有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越来越融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越来越宽广,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大大增强。今后,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扎根粤北大地、突出工科特色,瞄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积极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区域产业链相匹配的高水平专业群,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培养更多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广东“双区”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松山力量”,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方迎生强调,要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打造粤北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示范标杆。近年来,我校坚持走工学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拓出一条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地、以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推动着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校将继续积极探索订单班、新型现代学徒制以及产业学院等产学深度融合模式,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深入推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引导提高留韶就业率,实现职业教育成果校企共享,为韶关打造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及广东制造业基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教务部部长吴洲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让我深受鼓舞,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光,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后,教务部将继续以“创新强校工程”为指挥棒,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内涵提升;同时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和“订单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韶关市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构建开放共享的大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韶关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也为把我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不懈奋斗!

教学质量监测中心主任赵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的重要指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为了推动我校更快更好发展,结合学校党员大会的精神和“1+1+5”战略部署,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在形式,更要在内涵发展上进行深度融合。二是深化“三教”改革,把“岗课赛证”有效结合培育高技能人才。把企业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和教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工匠精神和能工巧匠,为粤北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胡贵平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做好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办好高职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带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将指示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师生。二是要发挥党建标杆院系示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三是要加强党建引领,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三教改革”,积极探索“订单班”、“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方式改革,努力扩大专本协同育人试点,推进“中、高、本”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尹渔清谈到:正值学校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意义深远。我们相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不懈改革创新,就能实现弯道超车,为粤北职业教育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松山方案、贡献松山力量。

2020级电信专业杨凤仪同学表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在校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如一缕春风,让我看到了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苦练专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争取早日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教学质量监测中心

友情链接